2010年是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發展的一年,GDP屢**高,工業、制造業產量增幅明顯,房價、物價大幅上漲,國外利益集團更是虎視眈眈,市場經濟繼續深化的同時國家宏觀調控也****得加強,面對國內外新形勢,近年來,我國自主研發的腳步近乎遲緩,當中實驗室建設備受關注,對儀器檢測行業成果研究的影響也*大。
11月23日,天津市質監局發布了本市檢測實驗室十年發展規劃《天津市檢測實驗室發展規劃(2010年-2020年)》。可謂我國實驗室建設的一帖良藥,國家已經著手逐步開展這項工作。按照規劃,到2020年,本市將建成一個**滿足航空航天、石油化工、電子信息等優勢支柱產業檢測需要的檢測實驗室服務體系,檢測服務業收入將達到180億元。
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**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、聚集和培養*科學家、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。目前,國家共有220個重點實驗室,已經建成的*實驗室共有4個: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、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、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、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,已經批復正在興建的*實驗室有5個,共1萬余科研人員,儀器設備總值80多億元。由于受到人數和經費的限制,根本無法完成整個社會的科研檢測工作,所以高校實驗室和其他檢測機構也將發揮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盡管近些年,國家不斷投入實驗室建設,各地科研檢測機構也紛紛響應,推進了*實驗室發展進程,取得了不俗的成績,同時,我們應當清醒的看到,現階段我國實驗室建設從整體上看,依然是低水平的、不**的、不均衡的。實驗教學的普及程度依然不高,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,面臨多重問題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:
1:部分實驗室缺乏先進的的科研檢測儀器,無法深入開展工作,解決實際問題。
近年來現代教育裝備投入增長較快,實驗設備資金投入整體水平較低,作為責任主體的政府投入比例偏低,各省、市、區之間經費差距十分突出。同時由于管理落后,使得實驗儀器的申報、購買、使用與維修,實驗耗材的添加與補充,實驗室資源的整合,實驗室的開放及功能的發揮受到限制。
2:部分實驗室設備利用率不高,配備了大量“華而不實”的昂貴儀器,造成了極度資源浪費。
在配置儀器設備時,需遵循選擇技術先進、功能使用、經濟合理的原則,盡量的配置性價比高的儀器設備。除了應該**掌握技術性能外,同時,還應該掌握市場價格行情信息,做出一個先進性、實用性、耐用性、可靠性、經濟性相結合的儀器設備配置計劃。尤其是在進行使用期限短更新速度快的電子信息類設備時,更應謹慎購置。
3:實驗室人才匱乏,好的儀器無法發揮功能。
開拓**,創造技術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,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源泉。高校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充足的科技人才,為企業擴大研發隊伍,提高研發能力創造了條件。應加強實驗室與各大知名高校的技術互動,積極參與探索高校實驗教學改革,推進實驗室建設與儀器設備應用等。為實驗室進一步發展提供依據,促進高校與實驗室密切合作,開展科技研發、攻關。
在新形勢下探索實驗室的發展必然面臨不可回避的競爭現實,實驗的生存和發展給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課題。因此,今天實驗室應以質量為主線,以提高人員素質為重點,以*服務為目標。先進的指導思想、良好的行為策劃,正確的運營機制,過硬的技術隊伍是實驗室立足社會,穩定發展的基礎平臺。